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

民族的尊嚴

  今早因要到某區辦點事,就順道在那兒吃早餐。        
  我喜歡那兒的某一間茶店,因爲它有賣我家鄉著名的麵條。        
  吃著面,心裏滿是鄉愁。        
  店裏顧客很多,所以很吵雜,但是我耳聽四方,可以清晰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。我有個毛病,喜歡聽不同人的內容,因爲可以自我提升,尤其是思考。        
  坐在我們一旁,是兩位年輕人,衣著端裝,帶著一幅時下流行的眼鏡框,談吐不凡,而且深具思考方式。不需多打量,從衣著和談吐就可以知道他們是專業人士。讓我對他們注意的,並不是他們的談吐和內容,而是語言。        
  他們都是華裔子弟,却用英語交談。      
  開始以爲他們是英校生,可能不懂華語,所以才用英語交談,我也不以爲然。然而,他們在交談中,彼此的手機也響個不停,他們也一一的回復。可是,在回復來電中,他們却用標準且流暢的華語和對方交談。彼此擱上電話後,又用英語來聊天。               
  對此,我頓時陷入不解和思考的問題上。      
  不都是華人嗎?不也都會說華語嗎?爲甚麽却用英語交談?                
  我在想,到底是我國的教育出現了問題,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?
 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,並且注重三大語文。馬來語,是我國的官方語言,國內所有的國辦中、小學都以馬來文爲教育主導,除了華社所辦的學校,依然保留著以華文爲教學語言。由于我國教育局暫時尚未認同國內私立中學的文憑,所以一般上,很多從華小升上中學時,爲了能够申請進入我國大學,只好選擇進入國中,因爲國中的文憑才能進入我國頂級學府。然而,我國境內某一些地區中學,嚴重缺乏有資格的華文老師,而有些中學因沒獲得教育部派遣華文教師,就只好關閉華文班,導致有些中學就因此而關閉華文班,讓莘莘學生就失去學華文的機會。有著學校,爲了延續華文班,只好向他校外借來老師來教導,導致華文老師疲以奔命,一腔熱情也因疲憊而熄滅。另一個原因,在中學的高中會考,往往在華文科要考獲特優(A+)是很艱難的,很多學生爲了考取十個特優,以考進國內高等學府和獎學金,可是華文這一科很難獲特優是衆所周知的,所以在無形中學生們就放棄學習華文,以免這一科而無法考獲全科特優(10A+)。學生不拿華文科,影響了未來華文老師的來源,這無疑是個主要原因之一,而在批改華文的標準,也在爭議之中。有的老師不想降低華文的程度,寧缺勿爛,以免華文水準日益低落,這無可厚非,站在母語階臺上,這確實是保持華文水準的方法之一。問題是,我國的教育是學習三種語文,而華語幷非必修課,所以很多學生就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,就這樣放弃學習華語了。一年一年的下去,我國的華語水準也日益低落,要回復二、三十年前的水平,似乎不可能,然而批改老師依然保持相同的態度,於是華語在我國將面臨危機,可能一些中、小學的華文班被迫關閉,因爲華文老師不足,無法提供更多師資到各中、小學任教。
  除了我國在教育上的推行問題之外,家庭教育也是原因之一。我國曾是英國的殖民地,所以我國在獨立前,所有的學校都是以英文教學爲主要媒體,而且多爲教會提供英式的教育方法,對我國的辦學有著深遠的影響,甚至是模式。獨立後的我國,雖然很多中、小學開始轉型爲國中或國小,但是英語仍然是必修科,而華文只在華中或獨立中學繼續推行,至到今天。由于殖民的關係,早年的家長都是深受英文教育影育,所以不會華文,從而影響了下一代,他們的孩子都不會華文,只懂得英語和馬來語。學馬來語是必然的,因爲那是我國的國語,而英文又是國際語言,所以這兩種語文在中學是必須學的,且納爲正課。華文沒列入必修課,也沒規定學生一定要報考,導致很多家長都同意,甚至不鼓勵孩子不拿華文課,以後在高中會考就不必冒險考華語,免得在文憑上出現礙眼的成績。缺少學生報讀華文,導致未來就出現華文教師真空,這就是我國面對的危機。     
  不得不說,家長也需負上責任,因爲在他們的眼中,華文科幷不重要,而且在孩子未來發展的領域裏,華文派不上場,而英文是世界語文,只要通曉英語,那麽就無往不利。雖然能够面對大環境,可是這些家長就缺少了民族性,他們懂得英文,就以為是滿貫知識,甚至高人一等,對于華文,他們認爲孩子懂得聽和表達就足够了,不需要有進一步的提升,反正又不在華文領域發展。基於這種心態,孩子如獲重釋,就可名正意順地把華文丟掉,不再學華文。 
  英文能成爲世界語文,這和英國的外交或軍事有關,他們在海外開拓殖民地,每每用武力征服比他們弱小的國家,除了開采他們的資源之外,也把語文和宗教都傳到各地。他們强化殖民地對他們的忠心,爲了達到殖民國對他們的臣服,於是他們也開辦了不少學校,讓當地孩子受教育,在教育中使得孩子們對他們的效忠意識,達到了沸點。英國在海外的勢力,除了東南亞、印度,非洲,甚至遠度北美洲,除了征服,還留下語言。英語因强烈的征服,終于成爲世界語言,並且淩駕拉丁文、法文或德文。反觀華語,幷沒有因鄭和七下西洋而把華語傳播出去,主要原因是鄭和背馱著使命,向海外宣揚國威,幷開闢海路綫。每到一處,鄭和幷沒有占領或侵略,反而是表現出親善的拜訪,只留下一些屬于中國的産物送贈。所以在史書上,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是仁義之邦,從來沒有侵略他國的野心,所以沒留下語言,有的只是歷史片段的記載。
  英國因殖民而造就英語成為世界語言,華語並沒有因鄭和而成為世界語言。兩者之間的語言發展,成就了彼此語言的優勢。        
  自古以來,中國人留給外國人的形象是懦弱、怕事。當八國聯軍打開了中國一個大缺口的時候,他們佔据了中國沿海地區,並從中牟利,忽視中國人的感受,自大的行為,更加瞧不起中國人,因為懦弱是中國人的形象。時至今日,就算中國掘起成為大國,在外國人的眼中,他們怕得是經濟,因為中國經濟起飛,搭上了世紀經濟列車,因而成躍升成為強國。他們怕的是經濟,因而紛紛學起華文,希望能多了解華文,就可以攻克中國的經濟。
  很多國家都在學習華文,說穿了不過想到中國撈一把油水,就像懂得孫子兵法,在各方面就佔優勢,因為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 
  我覺得英語能成為世界語言,主要是他們的民族性很強,以自己的語言為傲。現今很多華人,卻撇棄自己的母語,認為英文才是重要,因為要面大環境。從這一點看起,這些華人就少了民族性,沒了民族性,就少了尊嚴。一個文明的國家,主要以民族為出發點,不論語言、文化、歷史或宗教,都從民族性貫穿。一個沒有民族性的人,值得我們去尊重他嗎?否許,這個問題說得太大了,然而一個沒有民族感的人,他就是一個沒有國家的人,因為他不能代表自己的民族身份。        
  我有一位在美國定居二十多年的老同學,他工作於某一間銀行,他說來到美國,沒想到他懂得多種中國方言,反而得到很多略外的收入,這是始料莫及的。為此我也感到高興,西方國家總算認同我們的語言。     
  我也經常告誡學生,學華語除了面對競爭之外,重要的是找回民族的尊嚴,堂堂正正做一個華人。      
  當我把面吃完後,那兩位年輕人也結賬離開了,依然用英語道別。   
  我心裡一陣失落,因為我們的民族因他們而被藐視。        
  甚麼時候我們炎黃子孫在任何場何、任何國度,都能堂堂正正地說華語,那怕是方言,我都會覺得很驕傲,因為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溝通,有自己的族音,才能顯示出民族性的強大。              
  付了賬,我的人是離開了,然而那兩位年輕人的聲音,還遺留在茶室裡。